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宁夏故事
银川何以获称“中国最佳引才城市”?是什么吸引全国各地青年人才留银就业创业?
事业留人 情感留人 环境留人
2024-05-24 08:02:54   
2024-05-24 08:02:54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2023年,银川市开展“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”,在青年人才引进、校地融合发展、人才服务保障上不断发力,吸引6.1万名人才留银就业创业,全职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1227人,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0万。

  随着全国各地青年优秀人才留银就业创业,这座城市也在去年举办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典礼中脱颖而出,荣获“中国最佳引才城市”称号,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。

  今天,让我们走近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,看看他们为什么选择了银川,而对于为他们倾情打造的“第二个家”,他们还有哪些想说的话?

为科技创新贡献“云”智慧

吕鹏远: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,宁夏蓝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“科技副总”

  寄 语

  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,不能称之为生产力。把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,让其在生产力转化中发挥价值,这是科研人毕生的追求。

  1990年出生的吕鹏远就像他的名字一样,飞得够高、够远。

  目前,他是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、硕导,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遥感图像专委会委员,宁夏青年科技托举人才,担任宁夏“东数西算”重点实验室生态计算研究所所长、宁夏蓝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技副总。

  2019年,吕鹏远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,从事高分辨率遥感、高光谱遥感、人工智能、遥感地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,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,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,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宁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等荣誉。

  去年6月,银川市启动“科技副总”项目,主动对接企业“科技副总”需求库和高校“科技副总”人才库,力促“两库融合”。9月,在首批“科技副总”聘任暨科技人才“双向赋能”工作会上,62名“科技副总”走马上任,吕鹏远等人分赴53家企业任职。

  “‘科技副总’职责很清晰,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,影响一家企业、聚集一批人才,实现‘以才育才’,为企业源源不断注入可持续发展活力。”挂职期间,吕鹏远了解企业发展重点需求,促进校企合作,发挥高校科研优势,参与“B2B+B2C+O2O同城综合即时电商平台哈呢生活”项目,在新业务模块原生开发、原业务模块迭代升级等方面开展具体技术模块化应用开发。

  他针对公司现有“B2B+B2C+O2O哈呢生活商城系统”技术单一、模块单一、不利于推广运行等问题,邀请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相关学者进行诊断与研讨。依托公司申报银川市科技创新团队,意在构建一个高效、便捷、智能的同城生态智慧社区系统,采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构建模块化的同城智慧商业服务平台,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,实现社区服务的个性化和精准化。

  此外,在现有系统试运行的基础上,建设“基于人工智能的同城智慧商业生态系统项目”,由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提供学术理论和技术支持,由公司发挥对同城商业模式的经营经验和市场优势,共同建设同城智慧商业生态。

在苦练医术中践行医者仁心

  王梦媛:银川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,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博士

  寄 语

  这里的人热情、实在,我愿恪守医者仁心,为他们的健康尽一份绵薄之力。

  再次回到宁夏,王梦媛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2018年,研究生毕业的王梦媛曾在银川市中医医院任职一段时间,出于人生的长远规划,她决定继续深造。

  2022年博士毕业后,王梦媛又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,参与各级科研项目7项,发表学术论文6篇,其中SCI3篇。2023年,被认定为银川市全职引进D类高精尖缺人才。

  去年6月的一天,王梦媛接待了一位坏死性筋膜炎患者。这种病是由细菌入侵皮下组织和筋膜引起的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,病变区域存在皮肤、皮下及筋膜组织坏死,潜在威胁生命。

  患者和家属显然没有意识到病症的严重性,当王梦媛告诉他们诊断结果时,他们被吓坏了,积极配合治疗。当天,患者就被推进了手术室,王梦媛作为一助,打结、止血、拉钩……几个小时的手术,她以娴熟的技巧配合主刀医生成功完成了手术。

  住院20多天,患者获准出院。一个多月后,病人来复查,恢复情况良好。

  11月,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来医院求医。她身体消瘦、浑身乏力,伴随便血,经诊断为放射性肠炎。这是一种慢性病,王梦媛此前并没有实操经验,但知道治疗方法,便采取了更为稳妥的传统治疗方案——中药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。

  几天后治疗效果并不明显,王梦媛心里有些打鼓,就去请教科室里的前辈。经过沟通,对中药处方作了调整,患者服用后便血量明显减少。两周后,病人出院。说到这里,王梦媛情不自禁地感慨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

  这一急一缓两起病例让王梦媛记忆尤深,既见识了中医的博大精深,又坚定了医者仁心的信念。她将苦练医术、修炼医德,为更多患者排忧解难。

实验室里“泡”出枸杞新品

曹贵芳: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工程师,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

  寄 语

  每天看到贺兰山,我就心情舒畅,美丽的环境总能带给我美好的心情。

  曹贵芳是甘肃人,2023年3月,硕士毕业后的她入职宁夏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,从事药食同源食品原料深加工及特色农产品研发。同年,被认定为银川市青年大学生住房保障政策享受者。

  “宁夏给我最深的印象,就是生态环境特别好,每天能呼吸到新鲜空气,看到‘银川蓝’,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。”曹贵芳说,她早上出门、晚上回家,都能看到巍峨的贺兰山,沉默的大山总能带给她美好的心情和无穷的信心。

  2023年7月,开工建设历时一年的杞里香枸杞健康产业园正式建成投产,产业园剑指全国最大的枸杞类精深加工数字化车间、智能仓储物流中心、中式新滋补研发生产中心,以及宁夏最大的中药饮片示范基地,由此推动公司枸杞精深加工,助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搬迁和开园任务迫在眉睫,同时还面临多项急难任务:公司15周年庆典,枸杞成熟、采摘季到来,4场游学陆续展开……

  曹贵芳所在的研发部门接到最新指令,为配合合作伙伴于7月9日开始的游学活动,限期研发数款现制饮品。6个人的研发团队,每天“泡”在实验室里,夜以继日地加班,她们对自己要求更“狠”:10款新品!

  沙棘百香果双响炮、黑枸杞柠檬茶、枸杞酸奶……终于,在游学活动开展之前,一系列此前市场上从未见过的现制饮品问世了。但这些产品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,效果如何?曹贵芳心里不免有些露怯。

  7月9日,游学活动正式开展,公司盛情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店主。时值盛夏,琳琅满目的枸杞现制饮品吸引合作伙伴试喝,结果让曹贵芳松了一口气。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,尤其是沙棘百香果双响炮、黑枸杞柠檬茶两款产品,主打清凉解暑、清心败火。

  短短6天,50多位店主带着销售额500万+的成绩满载而归。同时,来自宁夏的枸杞和枸杞精深加工产品也被分享在多达上千个社群内。

  “开门红”让研发团队振奋不已,她们再接再厉,相继研发出红黑枸杞果冻,优化、升级传统“拳头”产品红黑枸杞原浆配方,均在线上线下的销售中取得不俗业绩。

  “我所从事的工作和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完美契合,而这里的环境又是我梦寐以求的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”曹贵芳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意,她已将职业规划与公司的发展牢牢绑在一起,不断为打造属于自己的“第二个家”不懈奋斗。

在最适合的平台实现自我价值

曹继伟: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非金属材料部副部长,西安交通大学博士

  寄 语

  我所从事的岗位与之前博士、博士后阶段的研究方向完全匹配,这让我能够把所学应用到实际中,实现自我价值。

  2020年,曹继伟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。随后的两年时间里,他在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

  2022年6月,他离开深圳大学,有意投身企业学以致用。作为一名陕西人,身边的人理所当然以为他会回到西安,但曹博士的决定令大家大吃一惊,他选择了银川。

  “共享智能装备在铸造3D打印技术产业化中已经做到世界领跑,是真正在做3D打印产业化的事情,这和我的研究方向完全匹配。在这里,我拥有足够大的平台实现自我价值。”谈起选择银川、选择共享的初衷,曹继伟说。

  吸引曹继伟落户银川的另一个原因,则是银川市的引才政策,如安家费、工作和生活补贴、人才公寓、人才绿色通道等。2022年12月,曹继伟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(副高级)。去年9月,他被认定为银川市全职引进D类高精尖缺人才。目前,曹继伟享受的补贴有:自治区博士工作补助6万元、安家费13万元、银川市高精尖人才生活补贴5万元。同年11月底,他拿到了银川市人才公寓的钥匙,在70多平方米可以拎包入住的一室两厅里,他可以免租金住3年。

  这些实惠的人才政策让曹博士免除诸多后顾之忧,一心扑在工作上。

  入职一年多时间,他作为主要起草人撰写了1项国家标准,目前正在立项;参与多项公司内控标准的撰写,基于当前的研究内容已完成专利申请5项、发表SCI学术论文1篇;参与公司承担的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项,并带领团队攻克粘结剂喷射3D打印非金属材料和工艺方面难题,协助推进非金属尤其是陶瓷材料3D打印产业化发展。

  曹继伟对当前的工作状况和生活环境很满意,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很清晰:“银川对就业创业青年很友好,我将扎根这片土地,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”

拥有40万粉丝的“奶博士”

王炳科: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技术总监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博士

  寄 语

  宁夏给了我一展所长的丰饶土壤,我就要把“黄金奶源地”奶产业做大的担子担起来。

  在宁夏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,有一位常年在实验室、牛舍之间两头跑的科研达人。他叫王炳科,身边的人都亲切称他“奶博士”。

  2021年,王炳科随导师成立的科研团队来到灵武,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兴源达公司校企合作科研项目;2024年3月,王炳科以全职引进博士的身份留下来,继续深耕奶牛胚胎育种和奶牛体外胚胎生产。

  奶业发展,种业先行。王炳科所在团队要解决奶牛种业问题,从庞大的优质群体中挑选出符合奶牛良种繁育的种群,让这些优质母牛产生更多的后代,挑选出的母牛生产性能必须是普通牛的3至4倍,以此实现优质种群的快速扩繁。

  3年来,在实验室、牛舍两头奔忙的科研团队焚膏继晷搞研发,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成果诞生:2022年10月23日,首批体外胚胎生产移植良种奶牛,在灵武养殖基地兴源达农牧有限公司陆续出生,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养殖场内建设实验室,在不影响正常繁育计划的条件下,活体采卵-体外生产胚胎高效批量繁育,给良种奶牛装上了“中国芯”;2023年1月,预计终生产奶量大于100吨的克隆奶牛在灵武出生,这一作为培育自有知识产权良种奶牛的核心资源,也为破解我国良种奶牛依赖国外的卡脖子问题奠定了基础。

  截至今年3月31日,团队采卵共计1668次,生产体外胚胎4503枚,移植体外胚胎3107枚,体外胚胎移植牛只出生326头;累计移植克隆胚胎受体牛475头(胚胎850枚),目前成功存活克隆牛7头。

  “宁夏的人才环境非常好,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体面。在这里工作,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,助推宁夏奶产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奶产业在智能时代和种业时代的‘弯道超车’。”王炳科说。

  工作之余,王炳科还是位普及科学养牛的“网络达人”。目前,他在抖音平台发布了600多条视频,拥有粉丝近40万。(记者 陈郁 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)

【编辑】:石卿
【责任编辑】:杨洲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